在第十個中國航天日、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成功發(fā)射之際,航天二院邀請英雄航天員聶海勝,為二院職工家庭帶來了一場航天精神傳承課。二院院長宋曉明,副院長、工會主席崔春滿參加了活動,300個職工家庭現(xiàn)場認真聆聽課程。
崔春滿在致辭中表示,中國航天輝煌成就的背后,是無數(shù)航天人“干驚天動地事,做隱姓埋名人”的堅守,更是千萬個家庭“你逐夢九天,我守護人間”的奉獻。他希望每個家庭將愛家和愛國統(tǒng)一起來,把實現(xiàn)家庭夢融入航天夢中,共同涵養(yǎng)良好家風,共同培育下一代的奮斗之志、家國之情。
聶海勝三次問鼎蒼穹,他以《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,永做新時代中國航天事業(yè)的奮斗者攀登者》為題,帶大家回顧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發(fā)展歷程和重大歷史時刻,從神舟一號到神舟二十號,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,從無人試驗到長期駐留,中國載人航天不斷攻堅克難,創(chuàng)造“飛天”奇跡。
聶海勝結(jié)合自己20多年的航天員生涯,用一個個生動的故事,分享了“神舟六號·踏雪出征首圓夢”“神舟十號·太空授課播火種”“神舟十二號·天宮建站啟新程”三次波瀾壯闊的飛天歷程。他動情地說:“我們都站在巨人肩膀上,只有不忘來時路,才能走好未來的路。”
在講座中,聶海勝還向大家介紹了航天員的日常訓練。入選航天員并不意味著拿到了太空“入場券”,超重耐力訓練、野外生存訓練、水下失重模擬訓練……每一次挑戰(zhàn)極限、突破自我都深刻詮釋了航天員“特別能吃苦、特別能戰(zhàn)斗、特別能攻關(guān)、特別能奉獻”的載人航天精神。在課程的最后,聶海勝還分享了自己在太空中的見聞和攝影作品,讓職工和孩子們感受航天員的視角。
互動環(huán)節(jié)中,孩子們的提問天馬行空:在太空中航天員如何運動,運動的時候會不會飄起來?航天員的氧氣從哪里來?聶海勝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回答了每個的問題,并鼓勵孩子們好好學習,長大后加入建設航天強國的隊伍。
從震撼人心的太空奇遇分享,到萌趣童真的互動問答,再到薪火相傳的精神傳遞,這場活動將航天夢想的種子深深播撒在每個人心中。正如聶海勝在談起太空授課時說的,“這次課堂給孩子內(nèi)心種下了一顆小小的種子。這顆種子一旦發(fā)芽、開花、結(jié)果,就非常了不起。”
開課前,航天之星幼兒園的小朋友們表演了舞蹈《從地球到星河》,向航天英雄送去最真摯的祝福,表達最誠摯的敬意。
課程結(jié)束后,小朋友們在家長的帶領下走進“春日航天暢游集市”,在游戲中了解導彈設計、運輸、發(fā)射、命中的各個過程,既學習了導彈的知識,也體驗了競技的樂趣。通過重重關(guān)卡,收集航天紀念章,獲得航天文創(chuàng)獎品,再將滿載航天精神卡片埋入花盆,航天精神的種子就這樣在每一個航天職工家庭中生根發(fā)芽。
(文/慈姍姍)